孩子做事太浮躁,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也变化无常。今天想学钢琴,明天想学画画,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,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,最终一事无成。那么,在家庭教育中,孩子做事浮躁、学习三分钟热度,该怎么办呢?
妈妈们总会讨论一个问题,就是孩子们经常会说:“妈妈,我想要学跳舞、弹钢琴”,给孩子报了兴趣班,不到一个星期,孩子说“不想学了,跳舞、弹钢琴一点也不好玩”。这样的场景,很多妈妈都经历过,顺着他吧,下次故技重施,反反复复就成了三分钟先生、三分钟小姐;不顺着他吧,哭闹反抗不说,注意力也并没有因为强行摁着而集中。 其实,从生理学上来讲,孩子喜新厌旧、三分钟热度还真不是故意要惹你生气,这是人的一种本能。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让一个人看人脸的照片,通过核磁共振来观察这个人大脑的一些变化。实验发现,当重复给这个人看相同的照片时,大脑的活跃度会下降,也就是说,大脑会“视而不见”。这就是我们的注意力不会在同一件事物上停留太久的原因。 “三分钟热度”本来是人的天性,即便是成人也苦恼于如何保持专注,提升效率,而要一个几岁的孩子克服困难,保持长久的专注,实在是有些困难。事实上,我们在家庭里还经常营造出让人不能集中注意力的环境,比如孩子在玩的时候,家里人忍不住表达关心,拿杯水过去,“要喝水吗?”又拿一包零食过去,“要不要尝尝这个?”孩子的日常专注力就这样被我们大人给破坏了。 又比如孩子某件事没做好,父母或老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,这让孩子意识到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就会挨骂,以至于情绪紧张,特别容易走神。 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里充斥着让他容易分神的东西。比如一年级的孩子,写作业的环境不能保持干净整洁,反而堆满了花里胡哨的东西;眼花缭乱的科技产品一会儿响一会儿叫,肯定会扰乱孩子的注意力,让他很难坐得住。 孩子在专注的进程中频繁被干扰,会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。在干扰消失的一瞬间,人不可能立刻恢复到满负荷运转的认知状态。如果有一分钟的干扰,可能就要多付出超过十分钟的时间成本来回到最初专注的状态。 那么怎么找回孩子的专注力? 第一,对低龄的孩子,可以从怎么“玩玩具”开始。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半成品玩具,孩子玩起来参与度比较高。其次,家长要闭上嘴巴观察孩子怎么玩玩具,他碰到困难如果来找你帮忙你才介入;如果不找你,你就让他把懊恼的情绪发泄完了之后自己解决困难。很多父母买玩具的动机是“你去玩吧,别来烦我”,而不是因为孩子需要这个玩具。 第二,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,我们首先需要帮助孩子明确目标。明确了“我要做什么”,孩子的大脑运行会变得顺畅,能集中精力直奔目标去做。当孩子脑海里有了未来的图景,决定好了要做什么时,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做事的目标和动机,会期待“我想成为那样的人”“我想将来能做到那样”,会主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。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需要跟孩子一起来设定适当的目标,帮助孩子在他的“最近发展区”找到那个跳起来能够到的目标,并且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督促,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引导,在孩子懈怠的时候做出提醒。 然后,则是将目标任务进行拆解,分阶段帮助孩子完成。即便当初制定的目标是孩子努努力就能完成的,也需要将庞大的目标分解成为一个个小的、具体的、可执行的任务。比如目标是这个学期看完一本书,孩子一看书有100页,立马陷入恐慌,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。这时候我们把这个目标进行拆解,每天1页,孩子一看这个任务量能够接受,每天只要花一点时间就可以完成,欣然接受。坚持下来,三个多月就看完了整本书。完成了既定的目标,孩子也很有成就感。 第三,用游戏的方式,帮助孩子延长专注力。比如孩子喜欢画画,本来只能画几分钟,那么可以多准备一些画画的材料,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在这个他喜欢做的事情上多花一些时间。拼图、搭积木等游戏都是训练孩子专注力的好方法,父母在家不妨陪孩子多玩一玩。 第四,父母减少责备。有的孩子一开始可能因为专注力不够,或者对某件事没什么兴趣,就不想继续了。这个时候,父母最不能做的就是责备孩子,比如说“这都是花钱买的,多浪费啊”。这样的责备日积月累,孩子对这件事只剩负面体验,自信心受到打击,专注力自然也越来越差。 第五,还要提醒家长的是,对孩子的专注力持续时间要有科学认知。孩子专注力持续的时间随年龄而增长,父母不能对孩子有“超纲”的要求。比如,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专注力持续的时间只有15分钟,那么父母提出坚持半小时的要求就不合理了。 克服大脑“三分钟热度”的天性,调动孩子的热情,并让他们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一项使命,这个任务不简单,请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迎难而上吧! “三分钟”热度是人的天性。与其愤怒责备,不如善加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