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城市绿洲心理咨询技术研究院
心理百科
心理百科
我的位置: 首页 > 心理百科
做个共情父母,从这开始
发布时间:2023-05-13 22:08
  |  
阅读量:
  |  
作者:
小编

共情能力,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,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。

中科院博士罗静说:“懂得共情的父母,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。”

不懂共情的父母,很难赢得孩子的心,优秀的父母,从不缺乏共情意识。




说教,只会让彼此渐行渐远;共情,才会走进孩子的心里。

当我们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,进行无关回应,无法真正理解他们。

当我们习惯站在孩子对立面,无法跟他们站在一起进行共情,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关闭了话匣子,疏远了我们。




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

01

做共情式父母,共创和谐亲子关系

布琳·布朗教授在演讲中,举过一个关于共情的例子。

一个人不小心掉到井里,在地下呼救:“我脱不了身,这里好黑,我快崩溃了。”

有一个人向下看看,跟他说:“你应该很不好受吧?你需要吃三明治不?给你讲个笑话?”

另一个人也说:“我理解你的感受,你并不孤独。”

假如自己是当局者,后一种共情句式是不是更得人心?

共情,简言之,就是将心比心,换位思考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
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观察、去了解孩子,懂得认真倾听、用心沟通,愿意理解他、肯定他、支持他,好的亲子关系自然水到渠成。

修炼共情力是好父母的必修课,把自己当成孩子,想孩子所想,是学习共情力的有效方法。

02

得不到理解的孩子,只会把父母越推越远 


父母只透过自己的角度看世界,只相信自己眼睛里的世界,从来不去理解,孩子的内心世界,为什么变成今天这样?

扪心自问,孩子生来就如此吗?还是我们的教育使其变了形?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所有呈现的不堪,也并非都是孩子的错。

我们有没有把孩子,看成是一个平等的个体去尊重、去理解,我们有没有真正倾听孩子的心声,真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难题?

孩子是我们的孩子,不是我们的敌人,为什么我们要跟他们较劲,一论输赢呢?

《共情力》一书中说:“如果没有共情,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找支持、鼓励、温存和爱。”

孩子不被看见,不被理解,自然也就无法尊重父母,亲近父母;

赢了孩子,同时也就输得彻底。

放下我们骄傲的身段,我们并非高孩子一等,我们只是先他们出生而已。


03

理解尊重才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

父母有父母的考量,可是孩子也有自己的坚持,如果强行让孩子顺从你的意愿,难免斗争,两败俱伤。

在保证安全底线之外,何不给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?

德国心理医生斯蒂芬妮·斯蒂尔说:“父母有没有共情能力,是孩子接受积极影响,或者消极影响的关键。”

让我们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,支持孩子自己坚持的热爱的道路,是一个艰难的抉择。

理解和尊重孩子很难,但很值得,

因为那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,是亲子关系和谐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