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城市绿洲心理咨询技术研究院
心理百科
心理百科
我的位置: 首页 > 心理百科
优秀的家长都是"骗子"!为什么"骗孩子"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?
发布时间:2024-04-20 20:54
  |  
阅读量:
  |  
作者:
绿洲心理百科

来源:cc爸妈

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我们难免会用到骗:

“哎呀,超市关门了,买不了糖了”

“吃这个牙齿会掉光光的”

“不礼貌的小朋友是没人喜欢的”


这些骗小孩的话,生活中大家肯定没少说,有的更是张口就来,将“骗”当做了教育的手段。

虽然不提倡,但有时候,在教育孩子时,“骗”也可以成为一种有效方法。


不过这种“骗”更像是一种“放大镜”,是看见和放大孩子的长处和潜力,让孩子将来会变得更好。

01



为什么“骗”有如此大的威力呢?
其实,我们的“骗”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可以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努力。
没有天生就有亮眼表现的娃,他们最初有的可能只是一点点不同,后来经过父母的发现、引导、鼓励、培养,才将这一点点不同,成为了自己最大的闪光点。
我们要做的,是给最初的星星之火添柴加薪,助它成为燎原之势;
而这种一路彩虹屁的教育模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作“期待效应”。
对这些孩子抱有更高的期待,通过语言、态度、表情等各种方式将期待传达给孩子,孩子在受到期待后也给予积极回馈。
慢慢的,期待变成了现实,孩子们真的在向着天才的方向改变。
尤其是孩童时期。
也就是说,父母期待孩子长成什么样,并持续把孩子当成期待的人去对待,孩子便会向着那个期待越来越好。

比如,一个脾气特别倔强的孩子,在有些父母眼里,就是一个“意志力坚定的孩子”;
而在另一些父母眼里,就是一个“不服管教的刺头孩子”。
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把孩子当做什么样的人来对待。
因为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我的第一个,也是最重要的窗口。
孩子们在确定个人发展过程中,会天然地从父母这种“过来人”身上获取参照信息。
因此,父母的期待就成了孩子早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影响源。

有些人被夸爱干净,长大也就变成了一个特别爱干净的大人;
有人被夸特别包容,长大也就变成了一个不爱计较的包容性子。
因为习惯,他就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人,这种就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。


他就真的变成父母期待中的人了。



02



期待也要讲究方法和度


人都是具有向上性,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。


父母”骗“的方式也很重要,高期待不等同于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。
如果是这种期待,我们还是要控制下自己对孩子成功的渴望。
因为过高的期待会带给孩子压力,无形中给孩子很多压迫感和焦虑感。
我们的期待应该作为孩子向好发展的指路灯,而不是将孩子逼上悬崖,让孩子必须按着这个路走,不然就将他摔得粉碎。
我们的期待:
 1. 应该是基于现实的 
是孩子目前跳一跳就能触到的高度,而不是一步登天那样的终极梦想。
 “你真的很擅长做这种数学题啊/真的很擅长背诗啊”而不是“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一百分”。
我们的期待是建立在孩子已有的成就上,而不是夸大其词。
 2. 以孩子为中心的 
不能咱想啥,就强行输入,而是基于孩子的特点,先发现兴趣,再放大能力。
按照孩子的能力去发展期待,只要父母愿意,再差的孩子也能找到闪光点。
当你看到的都是孩子身上的光芒,那孩子一定会从我们的目光中看到闪闪发光的自己,孩子也一定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。

我们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期待,也要接受孩子的局限性。
在孩子不足的、做不到的方面的时候,接得住孩子,接纳他做不好的时刻。
在孩子人生中重要的节点上,父母是支持还是打压,这可能会使孩子拥有不同的人生。

(此文章和图片转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